导读:10月21日,第21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华控基金董事总经理、合伙人华桦受邀出席“投资硬科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圆桌论坛,与众嘉宾共同探讨硬科技领域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政策向好,资本入局,硬科技投资仍需硬实力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科技自强自立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强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已经把发展、夯实我国硬科技技术、产业基础提高的国家战略高度。
引导政策、资本政策的落地,使得资本更有耐心、更愿意支持、更持续地助力硬科技企业的发展,硬科技投资已然迎来“强风口”时代。
华桦认为,目前硬科技投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即过去没做好,当前“卡脖子”环节,比如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材料、设备、零部件等;以及现在不做、未来会卡脖子的环节,比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
硬科技不同于模式创新,硬科技比拼的是团队、核心技术积累以及产业化能力。因此投资难点在于其门槛高、周期长、投入大,更需要资本具备更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在选对团队的基础上持续加注投入。
目前由于互联网投资机构的蜂拥而至,导致硬科技赛道热点行业估值急速提高,如何在成长期早期,准确判断并切入,也是投资机构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华控基金在硬科技投资布局已有14年之久,正是由于进入早、眼光准、长期陪伴收获了一大批硬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优秀团队有限的情况下,需要资本市场能够理性看待,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投资,聚焦在重点团队、集中资源扶持。
新机会不断涌现,投资机构需以坚定信心长期陪伴企业成长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统能源时代正在加速结束,全面发展新能源已成大势所趋,对供能侧、用能侧、能源传输等不同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质上是“问科技要效益”。由此,华控判断未来在氢能源、储能、商业航天、动力电池、能源产业数字化等领域将涌现出一系列新兴机会。
比如在储能方面,需要解决风光电各种形式能源的储存问题,因此当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储能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确定性发展趋势。由华控投资的中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中储国能,专注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产业化进程已进入新阶段,核心技术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由中储国能作为系统解决方案的国际首套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位于河北张家口市,目前已完成主设备加工及测试。
在全球化服务的新阶段,商业航天同样诞生了新的投资机遇。技术的发展使航天由过去不计成本的国家行为发展至商业模式,越来越多的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进入到投资赛道中。
今年的5月15日,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在火星着陆,由华控投资的鑫精合作为“天问一号”的增材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SLM)制造交付产品 30 余项,激光沉积技术(LDM)制造交付产品 9 项。在减重、特殊功能实现等多个维度解决火星登陆项目研制工艺技术难题,标志着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深空探测领域应用迈出开拓性的重要一步。
华桦表示,硬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不是一天长成的,投资机构的主要价值是发现、并培养企业成为“独角兽”。华控基金一直专注于硬科技投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以及碳中和趋势下涌现出来的新兴机会中重点布局了一大批拥有技术壁垒的高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助力企业发挥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打造硬科技全周期赋能生态圈。
未来,华控基金将不忘初心,持续挖掘硬科技领域的优秀企业,以坚定信心陪伴助力其成长。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为LP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为中国硬科技之崛起贡献应有的力量。